变频器跳闸怎么处理
变频器跳闸怎么处理,变频器跳闸的原因?看变频器面板显示的报警码,根据说明书可以确定大概的故障。比如过流、过热、缺相、电机短路、过压、欠压等。
变频器过载跳闸的原因首先是机械负荷过重导致过载跳闸,机械负荷过重的主要特征是电动机发热,于此同时并可从显示屏上读取运行电流来发现。如果三相电压不平衡,就会引起某相的运行电流过大,最终导致导致过载跳闸,特点是电动机发热不均衡。
变频器过载跳闸的原因还有可能是误动作导致,有可能是变频器内部的电流检测部分发生故障,检测出的电流信号偏大,最终导致过载跳闸。
变频器跳闸怎么处理,变频器跳闸原因汇总,那些你不知道的原因在这里!
过载跳闸(OL)
过载跳闸的保护特点
1、OL跳闸的保护对象
OL是电动机过载的代码,其保护对象是电动机。在大多数情况下,检测点是在变频器的输出电路里。
2、电动机过载保护的特点
(1)电流大小
顾名思义,电动机过载的标志,是变频器的输出电流超过了电动机的额定电流。但还没有超过变频器的额定电流,就是说,是在变频器的允许范围内。
(2)保护时间
按反时限规律。就是说,过载越多,保护的时间越短。有的变频器规定:当IM=125%IMN时,4min后跳闸;而当IM=165%IMN时,1min后就跳闸。
过载跳闸的可能原因
1、负载过重
电动机所带的负载太重,或者说,生产机械的阻转矩超过了电动机的额定转矩。
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过载,也是最常见的过载现象,因此,当变频器的跳闸代码显示为‘OL’时,首先应该检查的就是负载的轻重。
2、使用不当的过载
例如,把工作频率提高到超过了电动机的额定频率,而电动机在额定频率以上运行时,将进入恒功率工作区,其有效转矩随频率的上升而减小,当有效转矩小于负载转矩时,电动机即过载。
3、功能预置不当的过载
例如,某生产机械处于轻载状态,工作频率很低,而转矩提升量(U/f比)预置过大,导致低频运行时因磁路饱和而“过载”。
4、电动机侧电压过低
因为在低频运行时,变频器的输出电压本就较低,如果电动机和变频器之间的距离较大,而连接线的线径又较细的话,线路压降将可能引起电动机侧的电压不足。
在U/f控制方式下,变频器在低频运行时的输出电压取决于转矩提升量。当转矩提升量较小时,将导致电动机所得电压不足。